今天經歷了兩個黑。
從學校返到自己的學校,山長水遠,才發現圖書館已經閉館。
從大學路走回火車站,過程也是一種學習。
沒有刺激的感覺,心中想的是解決借不到書的問題。
打電話給丈夫,知道他與奶奶參加教會活動,被通知自己一個人食飯。
對這個場景,沒有什麼情緒,都只是等待解決的問題。
回到太古站,又有另一個發現。
今早出門時,我忘了帶鎖匙。
又打電話給丈夫,他叫我跟他一起參與崇拜,我只想與我的問題獨處。
問題的核心不是我要說的重點,重要的是,我身處的環境。
舞台,應該是家中,現在變成太古任何一個地方。
八時左右,太古,可以給你吃,給你坐天光的,會是哪兒?
於是,我走到麥當奴這個24小時空間,以自己的方法給予它一點文化氣息。
如何作?就是攤開我的筆記,準備下星期的劇場功課。
順利嗎?應該是的,因為困著你在某一個地方去完成某一件事,時間一到,你總會完成點什麼出來。
原來,我以為今天晚上的我很自由,最少到今天六時半前我還這樣以為。誰知,不知不覺的情況之下,沒有人綑綁我於麥當奴內,但我哪兒也去不到。
再說遠一點,太古這地方也很奇怪。你跟別人說︰我住太古。別人的假設就是︰你住太古城。
彷彿太古就只有太古城一般。
如果從地理上看,太古應該包括了康山、康怡、康景、寶峰園等……住宅。
如果從港鐵站出口來看,太古也包括了船塢里那邊的一堆不知名住宅(非便宜)。
如果從行政地址上看,那康怡廣場的OUTBACK也是鰂魚涌,不會是太古。雖然它在太古站A2出口。
如果從樓價上看,那太古應該那些樓價過300萬的地區。
從我的家中走到港鐵太古站,你估計,你是進入太古,還是離開太古。
算你進入了太古,那你估計,你已經離開了鰂魚涌嗎?
真是一個神秘的舞台,進出都不由我。
所以呢,今天我有家歸不得,也只是這個舞台上的其中一個戲劇場面。
誰能否定這種戲劇性只於我身上發生?
十時許,收到叔仔的電話,告訴我可以回去了。
我笑。當然笑了。因為無論這天我多黑仔,我終於都被召喚離場,可以回到我的後台。
趁我丈夫還未回來展開另一個劇場時,我決定記下這件事。
誰說我不是一個觀眾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